从大洋上起飞——漫谈航母舰载机起降沿革

原作者:Enterprise_Roy
本文由人民海军授权发布,部分相关内容由人民海军提供, 如需转载请通过首页邮箱或哔哩哔哩私信联系我们


从第三维度进攻

1914年圣诞节清晨,德国库克斯港。

此时的气温在冰点附近,海风寒冷刺骨,浓雾笼罩了整个港口。八点左右,七架水上飞机穿出浓雾,出现在港区上空,他们的计划是轰炸这里的齐柏林飞艇艇库。这些飞机来自港口以西40海里处的英国舰队,水上飞机母舰在这里将他们卸下并放飞。由于天气实在太过恶劣,加之防空炮火不时的干扰,飞行员只是轰炸了几处可见的目标,飞艇艇库几乎毫发无伤。尽管如此,这次突袭展示了这种新武器的战略重要性,水上飞机自此作为一种实用武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英国早期水上飞机母舰在执行任务

虽然水上飞机能在海面上自由地起降,但由于浮舟的干扰,作战多有不便。为了解决水上飞机航程短、挂弹困难、装载不便的问题并配备战斗机进行保护,使用陆上飞机上舰代替水上飞机势在必行。而早在1910年,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就成功地在美国海军的巡洋舰上进行了起降实验,两年后,从行进中舰船上起飞的实验也完成了。舰载机方面已经万事俱备,只是需要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了。

1917年,时任英国皇家海军总司令戴维·贝蒂下令将未完工的暴怒号大型轻巡洋舰改装为航空母舰:未安装的艏炮塔被飞行甲板取代,艉炮塔和上层建筑则被保留。最先上舰的是双翼机,这是最早的舰载机之一。同年八月,邓宁海军少校驾驶飞机以平行侧滑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暴怒号的飞行甲板上,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行进中的舰船上完成降落。但这一降落方法相当困难和危险,邓宁在几日后的降落中以身殉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暴怒再次返厂拆除艉炮塔以换取用于降落的后部甲板。然而上层建筑仍然矗立在舰体中部,仍旧对气流有严重影响。

尽管航空母舰的初期探索是艰难的,但拥有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机场实在是太大的诱惑。英国海军随后将罗索伯爵号邮轮改装为世界上第一艘拥有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HMS Argus)。由于百眼巨人的巨大成功,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竞技神号也随后开工。该舰拥有典型的航空母舰设计特征,如全通的飞行甲板和右舷舰岛。但由于竞技神的设计进行了两次改动导致工期延误,凤翔号航空母舰后发先至,成为了第一艘下水和服役的航母。

英国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突破格局的巧思

随着航母的舰载机由双翼机升级为单翼机,全金属机体结构、螺旋桨舰载机的起飞重量越来越重,所需要的跑道也越来越长,特别是载弹量更大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滑跑起飞作为最简单的方法仍旧得到了应用,但为了给舰载机提供更大的初速度,往往需要额外的措施:航母会转向逆风方向行驶制造更大的甲板风来帮助舰载机升空。这一战术动作在二战中非常常见,如在中途岛海战中来自企业的俯冲轰炸机群抵达日舰队上空时,日本航母就正在转向迎风方向以放飞战斗机。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弹射器,例如德国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舰艏就安装了两部弹射器,以蒸汽作为动力,每波能弹射18架舰载机(另有说法为16架),之后需要整备50分钟为气缸充气。事实上,几乎所有德国航母的设计中都包含弹射器,例如欧罗巴号、波茨坦号邮轮的改装航母计划都包含两座弹射器,分别安置在飞行甲板前端的左右两侧。除此之外,美国航母和英国航母也都安装了弹射器,但一般只使用弹射器弹射少量重载飞机,总体来说使用的相对较少,一般用来弹射少量重载飞机,大编队机群的起飞仍旧采用滑跑方式。

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飞行甲板前端可见预留的弹射器位置

由于航母进行起飞作业时待发机占据了甲板后段,因此无法同时回收舰载机;回收作业时反之。起飞和降落的冲突问题,一直是困扰航母设计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赤城号和加贺号航空母舰安装了三段式飞行甲板,使得降落和起飞的冲突得到减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层甲板的实用性很差,因此赤城和加贺随后都放弃了这一设计。大洋彼岸的英国海军也有类似的想法,在暴怒的上层机库前端安装了一段飞行甲板,以便使飞机从机库直接起飞,但事实证明这一设计同样鸡肋。

除此之外,美国海军也进行过让航母能够同时起降飞机的尝试——机库弹射。通过在机库两侧开口并安装弹射器的方式,使航母在回收舰载机时机库仍能弹射舰载机。然而机库弹射器需要占据巨大的空间,一座弹射器会牺牲10-20架舰载机的载机空间。除此之外,机库弹射的速度慢的令人发指,因此这套系统也被废弃。

舰载机利用弹射器从机库中起飞

随着更大更重的喷气机逐渐取代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弹射起飞成为了主流选择。其主要包括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前者消耗舰船锅炉的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技术相对成熟,是目前航母的主要弹射器。但蒸汽弹射存在设备体积庞大、无法持续弹射、推力可调幅度小的问题,因此新兴的电磁弹射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从活塞机到喷气机时代

为了解决航母不能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的问题,斜角甲板诞生了。这种甲板额外设置了一条跑道,从而使起飞和降落的互相干扰得以减少,大大提升了航空母舰起降舰载机的效率。斜角甲板现在是航空母舰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号航空母舰,可以清晰地看见其斜角甲板

滑跃起飞是弹射起飞的代替产物之一,多用于那些暂时无法研制或获得弹射器的国家。其特征是舰艏向上扬起,形成一个斜坡。舰载机起飞时从斜坡向上跑飞,获得更长的滞空时间,以换取更长的水平加速距离。由于舰载机坠海之前的距离都可视作“额外跑道”,因此滑跃起飞相当于减少了跑道长度刚需,有助于舰载机起飞。目前使用滑跃起飞的航母,例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和中国的辽宁舰、山东舰。

正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进行滑跃起飞的歼-15舰载战斗机

垂直/短距起降是较为新颖的起降方式,这种方式机动灵活,对跑道长度无需求。但受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航程短、载重少、耗油量大,无法得到广泛使用,但这一技术是未来飞机发展的重要趋势。典型的垂直起降舰载机,如鱼鹰运输机、鹞式战斗机和F-35B战斗机,其中后者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舰载机。

正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进行垂直起降的F-35B舰载战斗机

百年航母之路

受限于历史原因,中国长期处于世界海军发展的边缘位置,与航母无缘。

晚清政府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凭借北洋海军一度跃居世界海军大国行列,但迅速衰败。民国时期虽也有过相关提议或是购买计划,但也因为国民党的无能和当时国家实力的欠缺而未能达成。

虽然新中国的航母和舰载机事业起步较晚,但颇具眼界。1955年,时任海军司令肖劲光将军首次提出要建造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1976年,继任的刘华清将军也提出要将航母作为重要发展方向。1980年5月,中国代表团受邀踏上美国“小鹰”号航母,这是新中国与现代航母的首次近距离接触,而该次访问中刘华清将军探出身子仔细观察航母装备的照片也令无数人动容。1985年,一次机缘巧合使中国拆船公司获得了废弃的澳大利亚航母“墨尔本”号。虽然澳大利亚已经拆毁了绝大部分军事装备和电子系统,但无论是舰船本身的舱室构造还是残留的老式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都在事实上向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刘华清将军在美军航母上仔细观察装备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曾经拥有的航母也被拆解和出售。2000年前后,先后有两艘废弃的苏联1143型载机巡洋舰被卖给中国改造成主题公园。在改造中,中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航母相关的经验。而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母,是由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改建而成。2011年8月10日5时9分,重获新生的“瓦良格”号鸣笛三声,缓缓驶出了晨雾弥漫的港口——这是它第一次进行航母出海航行试验。2012年,“瓦良格”号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通过瓦良格号航母,我国掌握和学习了前苏联的航母设计经验,并自此拥有了独立设计和建造航母的能力。中国航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夕阳下的辽宁舰与歼-15舰载机

新中国最早的舰载机起降设计可以追溯到七一八工程远洋打捞救生船,该舰有一架舰载直升机,1974年进行了相关设计。随后还诞生了将“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改装为直升机航母的项目。而常规舰载机的服役要直到辽宁舰——其原为从乌克兰获得的瓦良格号航母。中国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航母舰载机进行论证,最初论证阶段大都采用了陆机改舰的方式,在役的歼-7、歼-8和歼-10。 9年前的11月23日,国产舰载机歼-15首次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标志着中国航母的里程碑式突破。

辽宁舰上的歼-15舰载机

在这此后的9年中,国产航母舰载机不断拓展实战技能,先后形成了夜间舰基起降、空中伙伴加受油和夜间空中伙伴加受油能力。军事专家李杰此前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辽宁舰航母舰载机实现了从昼间向夜间、从单机向编队、从技术向战术等多项突破,这意味着实战化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夜间起降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技术的国家。随着我国技术人员的攻关和“小步快走”的战略发展,可以料想蒸汽弹射、电磁弹射乃至垂直起降都是即将掌握的技术,掌握和应用这些前沿技术,也是亿万国人的殷切期待。


人才培养

在完成了航母建造及舰载机研发后,另一个难题也摆到了人民海军的面前——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

2012年11月23日,是历史性的一天,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实现拦阻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国固定翼飞机由“岸基”向“舰基”的突破。而就在同一时间,从全军经过层层选拔的孙宝嵩、王勇、杨勇、艾群、曹先建等精英飞行员汇聚一堂,开始了崭新的征程。

在这条充满未知的坎坷道路上,飞行员们放下过去的荣耀,目光聚焦在决胜未来的海天战场,开始了舰载机飞行事业的艰难探索。开始几年,他们都是“先做学生,再当先生”,一边自己摸索着飞行,一边总结经验,再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固化下来,逐步形成了规范的训练大纲和教学法。

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人民海军自主培养了多批舰载机飞行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走进了一线部队,另一部分就成为第一批专业飞行教官。随着海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训练团正式组建。

训练团组建之初,缺教材、缺标准规范、缺组训经验,面对这样的困境,飞行教官们开始了一场“拓荒之旅”,他们几乎是白天训练,晚上研究,周末编教材,晚上还要给学员讲评。讲评后,他们还要抽时间把第二天的飞行内容再研究确定,见缝插针地开展学习训练,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就这样,训练团的飞行教官们坚持发扬“拓荒牛”精神,在较短时间内,就制定了教学大纲,优化了组训流程,并啃下了空域精细化管理、塔台指挥模式改革等多个“硬骨头”,训练效益大幅提升。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训练团培养的首批“生长模式”飞行员,成功在航母辽宁舰着舰,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实现了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培养周期最短的历史性突破。

壮志凌云,决胜海天。飞行教官王勇说,身处伟大的时代,他们这一代舰载机飞行教官有幸能够接受党和人民的召唤,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这个伟大目标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伴随着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壮美航迹,一代代飞行教官将继续以开路者、探索者的姿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为中国航母输送更多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


特别鸣谢

61dd6055c1137b859de3e45797b789fadfc787fd.jpg@240w_240h_1c_1s

参考资料

[1]樊巍.9年后,中国航母舰载机战力如何[N].环球时报,2021-11-24(008)
[2]甘亚平.中国航母的诞生[J].今日中学生,2021(31):20-22.
[3]雪巴.五花八门的弹射器——美国海军航母弹射飞行发展史[J].舰载武器,2007(04):60-68.
[4]当头一砖.弹射还是滑跃  发展中国家航母的抉择(上)[J].航空档案,2009(09):6-18.
[5]雪巴.跃飞甲板航母设计的发展(下)[J].舰载武器,2007(08):80-85.
[6]希弦.微观航母之弹射器发展史[J].兵器知识,2015,(06):69-74.
[7]离子鱼.从舰载固定翼战机的技术和应用看中国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方向[J].舰载武器,2010(11):22-35.

立即加入战斗序列,体验钢与火的碰撞,全速前进!

点击下图可获取直营服新手礼包

Banner_Comics-Art_1200x628_WG_SPb_WoWS数据库